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首頁/文學展示/
怒濤伏流中鑄史《台灣人四百年史》特展
返回文學展示

怒濤伏流中鑄史《台灣人四百年史》特展

0
加入收藏
總說
展覽分區

總說

 

怒濤伏流中鑄史──《台灣人四百年史》特展

 

《台灣人四百年史》是戰後重要的臺灣通史著作。它由史明(本名施朝暉,1918-2019)所著,1962年日文版出版,漢文版則在八○年代的臺灣社會中暗地傳閱。它,啟發了許多人的臺灣一是,也是臺灣歷史值得認識的重要片段。

本次展覽的焦點,是《台灣人四百年史》1962年日文版的活字印刷紙型。除此之外,亦展出史明歷年來多次親自修訂、增補,以及戒嚴時期被私自影印、地下流通的不同版本。史明曾說:「尋求台灣民族的力量泉源,喚醒台灣民族的意識,認清身為台灣人所負的使命。」這些不同版本透露的不僅是民族主義者奮鬥的過程,也是殖民地人們試圖記憶自我身世的努力。

「要先做一個好的人,再成為好的臺灣人」是史明的經典名言。他的一生在革命者、作家、中華料理店主廚等角色中切換,因此展覽同時展出「新珍味」餐館模擬建築、料理模型,更還原當時餐館樓上用來測試定時引爆裝置的墓龜,透過日常生活寶物來一窺史明的思想與行動如何並進。

展覽最後透過曾經在相同歷史時刻交錯的楊逵、呂赫若、鍾逸人、王育德等四位作家,從他們各自實踐理想的不同途徑,感受史明及其同時代的臺灣青年是如何做好一位臺灣人的本份。

 

 

主辦單位 / 國立臺灣文學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合辦單位 / 財團法人史明教育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展覽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