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

訊息
確定
-
-
首頁/作家平台/
姚一葦
返回作家平台

姚一葦

姚一葦(1922-1997),本名姚公偉,生長於江西鄱陽。1941年考進廈門大學,最初攻讀電機工程,後來轉到銀行系,廈門大學為了躲避戰火搬到福建長汀,年輕的姚一葦以校為家,也跟著學校遷徙。在大學就讀時,姚一葦參加了戲劇演出,這讓他自此愛上戲劇,學校能夠提供的戲劇知識有限,他就利用圖書館自己學習,他不但閱讀了大量的歐洲經典劇作,還在1944年寫成了第一部劇本〈風雨如晦〉,那一年他才20歲,往後一腳踏入創作的天地。1950年代末,開始在國立藝術學校教書,1982年提前自臺灣銀行退休,參與國立藝術學院建校事宜,並出任首任戲劇學系主任兼教務長,除了教書之外,姚一葦對劇場實務也極為投入,1980年,當時擔任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姚一葦,創辦了第一屆「實驗劇展」。這項劇展從1980到1984年一共舉辦5屆,培養了大批年輕的編導人才,對於臺灣現代劇場發展的推動功不可沒。著有劇本《來自鳳凰鎮的人》、《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等,以及《詩學箋註》、《藝術的奧祕》、《戲劇論集》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地理標記
大事紀
著作資料
線上閱讀
簡報集錦
作者聲影
外譯作品
評論資料
計畫緣起
1
加入收藏

地理標記

事件群組
-
-
-

大事紀

1922

姚一葦(1922-1997),本名姚公偉,生長於江西鄱陽。1941年考進廈門大學,最初攻讀電機工程,後來轉到銀行系,廈門大學為了躲避戰火搬到福建長汀,年輕的姚一葦以校為家,也跟著學校遷徙。在大學就讀時,姚一葦參加了戲劇演出,這讓他自此愛上戲劇,學校能夠提供的戲劇知識有限,他就利用圖書館自己學習,他不但閱讀了大量的歐洲經典劇作,還在1944年寫成了第一部劇本〈風雨如晦〉,那一年他才20歲,往後一腳踏入創作的天地。1950年代末,開始在國立藝術學校教書,1982年提前自臺灣銀行退休,參與國立藝術學院建校事宜,並出任首任戲劇學系主任兼教務長,除了教書之外,姚一葦對劇場實務也極為投入,1980年,當時擔任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姚一葦,創辦了第一屆「實驗劇展」。這項劇展從1980到1984年一共舉辦5屆,培養了大批年輕的編導人才,對於臺灣現代劇場發展的推動功不可沒。著有劇本《來自鳳凰鎮的人》、《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等,以及《詩學箋註》、《藝術的奧祕》、《戲劇論集》等。

1922

生於江西鄱陽。本名姚公偉。

1929

就讀鄱陽高門小學。

1935

就讀鄱陽中學。

姚一葦中學時期。(王友輝先生提供)
1937

鄱陽中學畢業。後因抗戰,輟學一年間閱讀群書,其中艾思奇《大眾哲學》影響其日後從事理論的興趣。

1938

就讀吉安中學,並隨學校遷至遂川。

1940

發表〈山城拾掇〉、〈多雨的季節〉、〈林子〉、〈鄉愁〉、〈沉默〉。

定位於吉安市
1941

發表〈我要奮鬥〉、〈今宵明月〉。

1941

無故被捕並拘月餘,於高中會考前一日獲釋,赴考後進入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就讀。

1943

轉讀銀行系。

著作資料

全部
翻譯
劇作
其他
論述
散文

線上閱讀

作者聲影

外譯作品

全部
德文
英文
日文
韓文

評論資料

全部
專書/專書論文
學位論文
期刊雜誌